雨暂时收住了脚步,过去的几十个小时里,在绵阳,有这样一群人,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他们不惧风雨、冲锋在前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责任”与“担当”……
游仙区忠兴镇党员干部全体出动帮助受灾群众转移撤离(本报记者 杜畅 摄)
背群众过河(本报记者 裴玉松 摄)
合力将车推出 (本报记者 黄小芹 摄)
清除杂物(本报记者 邓雪琳 摄)
现场值守易积水路段(本报记者 李灵越 摄)
维修电缆(本报记者 裴玉松 摄)
清扫路边淤泥(本报记者 李锦辉 摄)
救 援
上下努力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
本报讯(记者 裴玉松)昨(12)日23时,记者从平武县应急办获悉,截至12日18时,平武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情况汇报。经初步估计,本次洪涝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114078.1万元,由于灾情仍在进一步核查统计中,待续报。经平武上下共同努力,平武外联通道平武县城经徐塘、豆叩、平通到绵阳一线已打通;全县已有20个乡镇移动网络通讯已通。
在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方面,需紧急救助人口13709人,临时转移安置受灾和受威胁群众2785户8209人,饮用困难人口27334人;民政方面,房屋一般受损3915户10619间,房屋严重受损444户1245间,倒塌房屋51户112间;通讯电力方面,全县已有20个乡镇恢复通讯网络,县城恢复移动、电信4G通讯网络,24个乡镇223个村恢复供电;道路交通方面,道路中断416条次,桥梁损坏20座,便民桥损毁245座,县、乡、村、社等扶贫道路涉及里程1400余公里,非扶贫道路路基、路面损毁涉及里程880余公里。此外,农作物、水利以及旅游等方面均遭受严重损失。
目前,平武正加大应急抢险力度,组织交通、电力、通讯、燃气等部门强化应急抢险,及时恢复交通道路、通讯网络、电力设施、燃气和供水等,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,妥善安置受灾群众,确保社会稳定等工作,并做好灾区疫情防治。
背抬扶抱 群众转移一个不少
本报讯(王令 池俊伶 记者 杜畅)日前,游仙区普降大到暴雨,全区平均降雨量100毫米,部分乡镇雨量达160毫米以上,暴雨造成22个乡镇(街道)发生灾情,全区5.3万余人受灾,转移安置人口1661人。暴雨中,游仙区以人为本,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在太平镇芦桥村,11日15时,游仙区国土分局联合地勘单位组成的巡查组在巡查时发现,该村3、4、5组山体整体有滑坡变形迹象,危及40户、1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。随后,应急预案立即启动。国土、公安等通力协作,紧急疏散群众。对行动不便的群众,参与抢险干部采取背、抬、扶、抱的方式,11日19时40分,全部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。同时,设立警戒线,提醒过往群众。约1小时后,山体出现垮塌,损毁房屋约40间,损毁村道500米,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。
在街子镇,强降雨导致不少居民房屋进水,该镇党员干部全员出动,挨家挨户劝离群众,截至11日18时,120余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敬老院、日间照料中心。由于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及时,游仙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。
截至目前,游仙区共设置4个集中安置点,分片区对280名受灾群众进行集中安置,其余1381人采取分散安置。游仙区民政局紧急下拨118万元救助资金,为安置区域的受灾群众送上毛毯、棉被等生活物资。
上万干群 坚守抗洪抢险一线
本报讯(黄丽 记者 邓雪琳)“洪水走了,大家也都很安全,没人受伤,我们一心只想尽快把家园清扫干净恢复正常生活。”昨(12)日,记者前往北川受灾严重的陈家坝镇老场村看到,目前洪水已逐渐消退,受灾群众正积极清淤,生活生产也逐渐恢复。
据初步统计,本次暴雨共造成全县23个乡镇(其中陈家坝镇、桂溪镇为重灾乡镇)不同程度受灾,受灾人口10.23万人,紧急避险和临时转移安置受灾和受威胁群众1871人,无人员伤亡。截至12日12时,初步估计经济损失77666万元。
灾情发生后,北川立即启动三级预案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,县级分管领导、值班领导第一时间到县应急指挥中心、防汛指挥部坐镇指挥,安排部署有关工作,并带领民政、水务、交通等部门及时率队赶赴受灾最重的陈家坝镇现场指导转移安置,其他分管领导率队紧急调集应急机械、人员、物资,分赴各乡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。全县共发动上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抗灾,投入抢险机械车辆700余台,对受灾地区交通、电力、供水等进行抢通。
据统计,截至目前,已抢通9个乡镇电力供应、13个乡镇通讯、道路672.5公里,全县无人因灾伤亡,部分乡镇供水、供电受到影响,生产、生活正在恢复中。
挨家挨户 敲门转移群众132户
本报讯(唐巍 记者 李灵越)连日来,安州区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,局部最大降雨量达到269毫米。特大暴雨造成区内主要交通要道多处塌方、道路中断。全区18个乡镇水利、交通、电力、国土、通讯、农业、林业等严重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达14631.43万元。
面对特大暴雨,安州区坚持“以人为本,科学救灾”,由于反应迅速,组织及时,措施得力,境内无一人伤亡。
11日,在秀水镇长春村,洪水漫堤致使800多亩稻田受灾,全村农户房屋进水达到258户,部分房屋受损严重。站在村口,田地里的秧苗全部浸泡在昏黄的水中,稀稀拉拉露出几根。“所幸人都没事,这多亏了政府的提前预警。”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告诉记者,本月9日,村干部按照预案要求,挨家挨户通知群众做好应急准备,早在11日凌晨1时,提前疏散了群众132户。
11日凌晨三点,水位上涨,雎水镇机关干部们冒雨分散到东林村、滨河南路等危险地段通知群众转移。东林村10组村民雍大芳家中三间房屋全部进水,干部们冒着被激流冲倒的危险把雍大芳及家人转移到安全地带,随后,又用沙袋堵住水口,保障雍大芳家的农房安全。
目前,该区3000多名干部已连续工作48个小时,成为群众抗洪救灾的主心骨,各乡镇群众生活秩序井然,情绪稳定。
抢 险
徒手清淤
本报讯(李江川 范祖宇 何东 记者 陈荣 彭雪 任露潇)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多路段及部分低洼小区积水严重,局部路段市民出行受影响。面对险情,绵阳城管主动出击,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,争取用最短时间恢复城区正常的生活秩序。
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三大队加快处置井盖丢失、树木倾倒等问题,及时做好市容恢复工作。
涪城区城管执法局四中队队员巡查至长虹大道南段绵阳电大路段时,发现该路段大部分雨水井口被淤泥、垃圾堵塞,导致排水不畅。城管队员徒手对堵塞雨水井盖的淤泥、垃圾进行清理,并在井盖脱落处设置安全提示牌,安排专人值守,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,防止事故发生。
连夜清扫
本报讯(记者 李锦辉)连日来,城区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,部分主干道出现了大量积水点和淤泥铺满路面的现象,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,也影响了城市容貌秩序。
11日15时,市环卫处启动预案,组织一线环卫工人1200余人次、洒水车等专用机械160余台,开展清除城区道路淤泥和杂物工作。清淤工作昼夜不停,一直持续到12日早晨。
交通管制
本报讯(谢明亮 黄楠虎 李军 记者 黄小芹)昨(12)日,受强降雨影响,城区部分路段出现积水,江油、平武等地部分路段出现泥石流、塌方等,道路通行受到一定影响,交警部门全力疏导交通,对相关路段进行交通管制。
昨日8时许,涪江二桥双向车多缓行,民警正在路口全力疏导交通。据介绍,一环路东段良居酒店路口雨水外翻,雨水井盖损坏,占用一条车道;涪江二桥六里村路口、东津大道景福花园路口有积水,入城方向仅有左转车道可通行,交警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制,车辆双向单行。
截至16时,江油境内,绵江路九岭蜗牛部落上坡处、九岭大宝村玫瑰园处分别有小面积塌方占用一条车道,青莲大桥绵阳往江油方向上桥前一处积水,民警提醒过往驾驶员注意观察减速慢行。还有部分乡镇道路因积水、塌方、滑坡或施工抢险,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管制。
现场值守
本报讯(林莹 记者 赵烨)连日来,我市持续强降雨,造成我市城区部分地区内涝严重。为第一时间排除险情,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全体人员冒雨对30余处易积水路段进行值守。
按照防汛抢险应急预案,市政设施维护中心组织人员奔赴城区景福花园、九洲大道、穿越龙门、飞云大道电信花园路段、绵吴路口、南山路口、一号桥及滨河路等30余处易积水路段进行值守。
“11日,城区共有10余处内涝点。”据该负责人介绍,经过昨日的抢险工作,积水已经基本排出。同时,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。
目前,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巡查人员正在加强对涪江、安昌江河堤道路巡视巡查工作,密切关注江河水水位变化情况;并对积水点及城区市政设施损毁情况进行统计,以便制定抢险修复措施。
来源:绵阳日报